logo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166-9580

本文是2018年11月11日上午魏杰在湖畔大学关于中国宏观经济最新走势的演讲。

首页:前海中天资本 栏目:最新动态 时间:2019年04月01日 11:32:00

本文是2018年11月11日上午魏杰在湖畔大学关于中国宏观经济最新走势的演讲。

 
 
 
 
魏杰:我和大家一起对未来一段时间做一个交流,可能在座的知道从今年3月份开始,中国社会生活出现了六个很严重的现象。
 
 
 
第一个现象,大量的中小企业反映企业非常难做,压力很大。既有成本压力,也有资金压力。到了6、7月份开始就出现了一些倒闭和关门,所以首先反映的是实体经济,大部分企业都在呼吁非常难做,6、7月份就开始出现倒闭关门现象。    
 
 
 
第二个现象,企业违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到期没法还债了,违约的情况非常严重。一开始是国有企业,后来到民营企业,最后到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违约都非常多,这样一来似乎债务链条的断裂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现象。
 
 
 
第三个现象,非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这些年所谓新的经营业态陆续出现了爆雷,这几年所产生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出问题。7月份时非常严重。
 
 
 
第四个现象,股市出现非理性下滑。原来我们心想国民经济可能影响到股市下跌是300个点到2800,结果没有想到美国股市大跌又产生了300个点,到了2500左右,股市出现非理性下跌。
 
 
 
第五个现象,投资人比较恐慌。因为找不到什么安全性资产,大家不知道什么资产最安全,找不到安全性资产。投资人非常的恐慌,原因就是找不到什么资产最安全,不知道。因为安全性资产像一个社会动机秤砣一样,一旦没有它的话整个失调了,压力非常大。
 
 
 
第六个现象,人们都感到很迷茫,预期都不看好。不知道中国向哪儿走,非常迷茫,迷茫的现象到了10月份之后更加严重了。
 
 
 
这样一来,从3月份开始出现了这6种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来讲对未来不是太看好。
 
 
 
接下来就有一个问题了,为什么现在出现这6种现象,为什么人们感觉到未来预期不太好,那就要分析一下才行。
 
 
 
分析结果发现。
 
 
 
中国基本面没有出问题,整个社会经济基本面没有出什么问题。中国人致富欲望仍然很强烈,动力还在,冲动仍然很强烈。尤其越到基层,这种动力越强烈。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还存在,人们对利益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动力仍然很强大。
 
 
 
二是市场没有出什么问题,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单体市场之一,人口接近14亿,中产阶级比重还在提高,没有出现消费降级的情况。消费降级这个观点没有证据,仅仅是因为卖榨菜卖多了,方便面卖多了才消费降级,没有证据支持,中国仍然是市场非常大的一个国家。
 
 
 
三是中国仍然是联合国所公布的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按照联合国所公布的工业门类,中国是最齐全的国家。没有出现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制造业离开中国,没有出现这个现象。最典型的东莞,是中国家具重要制造商之一,我们发现仍然存在,没有走,他们通过自我调整而吸纳了劳动力上升所带来的压力,所以工业门类仍然很齐全,这个没有发生变化。
 
 
 
四是中国交通设施仍然是世界最方便便利的国家之一,而且会越来越好,这样对产品突破运输压力有很大的好处,交通设施仍然是最方便、最便利的国家。
 
五是最高决策层没有改变改革和发展趋向的意图,虽然社会上有各种各样说法,什么民营经济离场热等等,但最高决策层没有任何一个意图要改变中国改革开放趋势,没有这个意图。
 
这样分析下来的话,最基本面没有出什么问题。既然基本面没有出问题,为什么出现这六个现象。后来结果分析发现,主要是5件事撞在了一起。这5件事,每一件事都有负面的东西。单个出现的话不会影响太大,但5件事撞在一起之后出现的效果,负面效应叠加。这5件事每个所带来的负面东西叠加在一起,这个就麻烦大一点,所以出现了负面效应叠加的现象,导致这6种现象的产生。
 
 
 
哪5件事呢:
 
 
 
第一件事,所谓我们正在防范金融风险。
 
 
 
防范金融风险出台了很多政策,比如说去杠杆,比如说控制房地产,比如说治理金融乱象等等,这些做法都有双刃剑的作用。在实现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都带来了负面的东西。导致企业资金链压力比较大,甚至断裂。尤其是过去高负债、高增长的企业基本没法生存了。而他们和正常企业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导致正常负债的企业也没法运转。你们知道中国是一个长期靠高负债运转的国家,直接融资占的比例很小,基本靠债务之间运作,几十年都这么走过来。
 
 
 
猛然一下要去杠杆,要收缩债务,企业一下受不了,导致一些负债高的企业资金链断裂,而他们和别的正常负债企业有各种联系,导致正常企业也出现问题。
 
 
 
所谓防范金融风险这件事是对的,没什么错。问题是它带来的负面东西同时也显现出来了,从经济学来讲任何对策都是双刃剑,所以防范金融风险导致一个重要压力就是企业资金紧张情况比较严重。债务违约、资金链断裂,再加上操作中有的人粗暴的做法,盲目惜贷,使得情况更加严重。第一件事,防范金融风险导致一些负面东西,企业压力非常大。
 
 
 
第二件事,我们正在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是结构调整,经济学界把人们生活分为需求侧、供给侧。需求侧,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等等,这是需求侧。供给侧就是指生产侧,供给侧结构就是指产业结构,所以正在调整产业结构,原因是原来支持我们的一些产业不可能继续支持中国经济增长。像传统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产业,很难持续增长,因为它们陆续都出了问题。所谓传统制造业严重产能过剩,我们提出去产能化。房地产泡沫正在形成,我们得抑制资产泡沫,标志着这些产业很难继续支持中国发展,中国需要新的支持增长的产业。
 
 
 
这些产业经过分析已经判断出来,知道哪些产业会支持我们,提出来三大产业未来会支持中国,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像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等,我们同称战略新兴产业,它会支持我们增长。二是服务业,服务业将会成为重要的支持中国发展的产业。消费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生产服务业,精神服务业等等,都会支持中国增长。三是现代制造业,像航天制造、高铁装备制造、特高压输变的装备制造、现代传统制造等等,都会支持中国增长。
 
 
 
认识到这三大产业会支持中国增长,所以正在推动结构调整。但调整需要过程,目前处于调整一个空档期,原有传统产业贡献急速下降,而新产业没有起来,或者正在起来,还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出现结构调整的空档期。这种空档期带来的负面东西就是增长回落的压力很大,增长稳不住,收入一直往下走。所以调整结构这种空档期带来很大的压力,就是增长的回落压力很大,导致对未来判断出现预期不太明确。这是第二件事所带来的负面东西,结构调整空档期导致增长速度回落压力比较大。
 
 
 
第三件事,中国正在新旧动能转换。
 
 
 
原来支持中国增长主要是成本优势,成本优势已经急剧的消失了。按道理来讲,成本优势消失应该是技术优势递补上来,成本优势消失之后应该是技术优势很快成长起来,保证中国的增长。但现在问题是技术优势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就出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空档期。原有的优势在丧失,新的技术优势还没有出来,导致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也出现了空档期,它的负面东西就是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人们的预期似乎不是太好。
 
 
 
第四件事,中国正在搞生态文明改革。
 
 
 
你们知道十九大和过去相比最大不同点,提“五大改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生态文明改革成了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我们正在推动生态文明的改革。生态文明无非两件事,一件事是要解决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废水、废气、固体垃圾的处理。这就要求提高企业排放标准,因为只要搞这个必然要求企业提高排放标准,废水、废气、垃圾的标准都要提高。另外一件事,生态环境的修复,因为这是所谓生态文明重要一条,生态环境修复。
 
 
 
生态混淆修复对企业也提了很高的要求,比如长江经济带,3公里之内一律不准建工厂类企业,过去建了怎么办,我们在大江大湖、大山大水旁边建了好多工厂,现在必须搬掉。生态文明改革导致一件事,企业因为生态问题压力很大,再加上我们执法过程中比较粗暴,导致许多企业关门停产,必然增长速度回落,压力非常大。生态文明改革导致一个非常麻烦的事,企业无论是排放标准还是搬迁,都会影响到现在的经济增长,出现增长速度回落压力比较大。
 
 
 
过去我们叫生态和环境为发展让路,只要发展别的都好办,现在倒过来了,现在是发展为生态环境让路,不同的执政思维已经出来了。原来只要发展都好办,环境生态影响力不行。现在大家看到已经很明显发展要为生态环境让路,原来一提长江经济带,大家以为要大发展,结果最后提出主要是保护,3公里之内一律不准建工厂企业,建了都要搬,都要迁,导致的结果是影响经济增长回落,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你要什么已经很明显了,过去我们要发展,现在要生态环境,当然发展增长会受到影响。
 
 
 
上次我们一个制药企业在银川,因为它是好多制药企业原料生产力,结果因为生态被关掉了,我专门去看。我一看就明白了,你到底要什么,要发展继续生产,要环境就得关。我们国家山的走势都是走西走向,只有一个南北走向是贺兰山,产生了银川平原,如果放任不管的话,这个平原不要20年就消失了,要什么得搞清楚。现在很明显要环境要生态,结果导致增长速度回落压力比较大。
 
 
 
第五件事,中美贸易战。
 
 
 
美国打贸易战,我们没想打,最起码我没想打,因为美国经济处上升期,从经济学判断,它下行期可以和中国打贸易战,它上行期打贸易战,这是没有想到的。原来我们判断打贸易战对我们影响不是太大,结果没有想到对人们心理影响非常大。按道理来讲,我们计算过,美国和我们打贸易战,能消化得了。但十年前打,我们肯定完蛋,就地趴下。你们可以查一下资料,2007年,我们当时增长方式是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07年GDP总量是27万亿人民币,出口是9万亿人民币,进口是5万亿人民币。出口在GDP占的比例是之差不多30%以上,顺差占GDP11.3%,这两个数据表明中国是出口导向型国家。
 
 
 
这就是美国要打贸易战,我们就地投降,因为受不了。后来08年产生了一场世界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是中国清醒的认识问题,像中国这么大经济体量的国家,不能把出口作为导向来发展经济。中国比较调整战略,走向内需拉动型。
 
 
 
我们08年开始转型,转了十年,去年实际转过来。去年GDP总量82万亿,出口15万亿,进口13万亿,出口占GDP总量的比例下降15%左右,从30%下到15%,下了一半。顺差在出口占的比重从11.3%下到1.3%,这个数据表明中国调整过来了。我们算了一下,美国打贸易战打到底,一分钱不让中国对美国出口了,对我们影响是0.2-0.5的增长,这个我们能消化得了,没什么问题。但没想到对我们心理影响这么大,只要美国宣布加税,第二天中国股市一定大跌,股民老问我们,我们又没有出口,受伤的总是我们。上市公司出口量也不大,怎么老是影响股市,因为心理问题,股市是受心理影响最大的市场,没想到心理影响这么大。
 
 
 
这种心理影响几乎导致对我们整个影响都很大。因为中美经济关系40年来一直总体比较平稳,一下出现这个问题,人们有一点没法判断,很担心会不会走向冷战。要真走向冷战的话,中国经济就很麻烦了,所以对这种心理影响非常大,导致人们很迷茫,预期比较差。
 
 
 
这5件事,每件事都有负面东西在,单个出来的话好办,结果5件事撞在一起,负面东西也撞在了一起,就出现了经济学的概念,负面效应叠加。负面东西撞在一起,负面效应叠加,最后导致中国经济从3月份到现在出现了负面效应叠加现象。
 
 
 
这种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经济没有进入衰退期,而是进入调整期,这是一个重要判断。
 
 
 
 
 
中国经济实际上没有进入衰退期,是进入了调整期。怎么调整,逐渐形成共识,大致上要做好三件事:

本文是2018年11月11日上午魏杰在湖畔大学关于中国宏观经济最新走势的演讲。

 
 
 
 
魏杰:我和大家一起对未来一段时间做一个交流,可能在座的知道从今年3月份开始,中国社会生活出现了六个很严重的现象。
 
 
 
第一个现象,大量的中小企业反映企业非常难做,压力很大。既有成本压力,也有资金压力。到了6、7月份开始就出现了一些倒闭和关门,所以首先反映的是实体经济,大部分企业都在呼吁非常难做,6、7月份就开始出现倒闭关门现象。    
 
 
 
第二个现象,企业违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到期没法还债了,违约的情况非常严重。一开始是国有企业,后来到民营企业,最后到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违约都非常多,这样一来似乎债务链条的断裂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现象。
 
 
 
第三个现象,非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这些年所谓新的经营业态陆续出现了爆雷,这几年所产生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出问题。7月份时非常严重。
 
 
 
第四个现象,股市出现非理性下滑。原来我们心想国民经济可能影响到股市下跌是300个点到2800,结果没有想到美国股市大跌又产生了300个点,到了2500左右,股市出现非理性下跌。
 
 
 
第五个现象,投资人比较恐慌。因为找不到什么安全性资产,大家不知道什么资产最安全,找不到安全性资产。投资人非常的恐慌,原因就是找不到什么资产最安全,不知道。因为安全性资产像一个社会动机秤砣一样,一旦没有它的话整个失调了,压力非常大。
 
 
 
第六个现象,人们都感到很迷茫,预期都不看好。不知道中国向哪儿走,非常迷茫,迷茫的现象到了10月份之后更加严重了。
 
 
 
这样一来,从3月份开始出现了这6种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来讲对未来不是太看好。
 
 
 
接下来就有一个问题了,为什么现在出现这6种现象,为什么人们感觉到未来预期不太好,那就要分析一下才行。
 
 
 
分析结果发现。
 
 
 
中国基本面没有出问题,整个社会经济基本面没有出什么问题。中国人致富欲望仍然很强烈,动力还在,冲动仍然很强烈。尤其越到基层,这种动力越强烈。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还存在,人们对利益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动力仍然很强大。
 
 
 
二是市场没有出什么问题,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单体市场之一,人口接近14亿,中产阶级比重还在提高,没有出现消费降级的情况。消费降级这个观点没有证据,仅仅是因为卖榨菜卖多了,方便面卖多了才消费降级,没有证据支持,中国仍然是市场非常大的一个国家。
 
 
 
三是中国仍然是联合国所公布的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按照联合国所公布的工业门类,中国是最齐全的国家。没有出现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制造业离开中国,没有出现这个现象。最典型的东莞,是中国家具重要制造商之一,我们发现仍然存在,没有走,他们通过自我调整而吸纳了劳动力上升所带来的压力,所以工业门类仍然很齐全,这个没有发生变化。
 
 
 
四是中国交通设施仍然是世界最方便便利的国家之一,而且会越来越好,这样对产品突破运输压力有很大的好处,交通设施仍然是最方便、最便利的国家。
 
五是最高决策层没有改变改革和发展趋向的意图,虽然社会上有各种各样说法,什么民营经济离场热等等,但最高决策层没有任何一个意图要改变中国改革开放趋势,没有这个意图。
 
这样分析下来的话,最基本面没有出什么问题。既然基本面没有出问题,为什么出现这六个现象。后来结果分析发现,主要是5件事撞在了一起。这5件事,每一件事都有负面的东西。单个出现的话不会影响太大,但5件事撞在一起之后出现的效果,负面效应叠加。这5件事每个所带来的负面东西叠加在一起,这个就麻烦大一点,所以出现了负面效应叠加的现象,导致这6种现象的产生。
 
 
 
哪5件事呢:
 
 
 
第一件事,所谓我们正在防范金融风险。
 
 
 
防范金融风险出台了很多政策,比如说去杠杆,比如说控制房地产,比如说治理金融乱象等等,这些做法都有双刃剑的作用。在实现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都带来了负面的东西。导致企业资金链压力比较大,甚至断裂。尤其是过去高负债、高增长的企业基本没法生存了。而他们和正常企业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导致正常负债的企业也没法运转。你们知道中国是一个长期靠高负债运转的国家,直接融资占的比例很小,基本靠债务之间运作,几十年都这么走过来。
 
 
 
猛然一下要去杠杆,要收缩债务,企业一下受不了,导致一些负债高的企业资金链断裂,而他们和别的正常负债企业有各种联系,导致正常企业也出现问题。
 
 
 
所谓防范金融风险这件事是对的,没什么错。问题是它带来的负面东西同时也显现出来了,从经济学来讲任何对策都是双刃剑,所以防范金融风险导致一个重要压力就是企业资金紧张情况比较严重。债务违约、资金链断裂,再加上操作中有的人粗暴的做法,盲目惜贷,使得情况更加严重。第一件事,防范金融风险导致一些负面东西,企业压力非常大。
 
 
 
第二件事,我们正在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是结构调整,经济学界把人们生活分为需求侧、供给侧。需求侧,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等等,这是需求侧。供给侧就是指生产侧,供给侧结构就是指产业结构,所以正在调整产业结构,原因是原来支持我们的一些产业不可能继续支持中国经济增长。像传统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产业,很难持续增长,因为它们陆续都出了问题。所谓传统制造业严重产能过剩,我们提出去产能化。房地产泡沫正在形成,我们得抑制资产泡沫,标志着这些产业很难继续支持中国发展,中国需要新的支持增长的产业。
 
 
 
这些产业经过分析已经判断出来,知道哪些产业会支持我们,提出来三大产业未来会支持中国,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像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等,我们同称战略新兴产业,它会支持我们增长。二是服务业,服务业将会成为重要的支持中国发展的产业。消费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生产服务业,精神服务业等等,都会支持中国增长。三是现代制造业,像航天制造、高铁装备制造、特高压输变的装备制造、现代传统制造等等,都会支持中国增长。
 
 
 
认识到这三大产业会支持中国增长,所以正在推动结构调整。但调整需要过程,目前处于调整一个空档期,原有传统产业贡献急速下降,而新产业没有起来,或者正在起来,还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出现结构调整的空档期。这种空档期带来的负面东西就是增长回落的压力很大,增长稳不住,收入一直往下走。所以调整结构这种空档期带来很大的压力,就是增长的回落压力很大,导致对未来判断出现预期不太明确。这是第二件事所带来的负面东西,结构调整空档期导致增长速度回落压力比较大。
 
 
 
第三件事,中国正在新旧动能转换。
 
 
 
原来支持中国增长主要是成本优势,成本优势已经急剧的消失了。按道理来讲,成本优势消失应该是技术优势递补上来,成本优势消失之后应该是技术优势很快成长起来,保证中国的增长。但现在问题是技术优势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就出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空档期。原有的优势在丧失,新的技术优势还没有出来,导致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也出现了空档期,它的负面东西就是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人们的预期似乎不是太好。
 
 
 
第四件事,中国正在搞生态文明改革。
 
 
 
你们知道十九大和过去相比最大不同点,提“五大改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生态文明改革成了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我们正在推动生态文明的改革。生态文明无非两件事,一件事是要解决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废水、废气、固体垃圾的处理。这就要求提高企业排放标准,因为只要搞这个必然要求企业提高排放标准,废水、废气、垃圾的标准都要提高。另外一件事,生态环境的修复,因为这是所谓生态文明重要一条,生态环境修复。
 
 
 
生态混淆修复对企业也提了很高的要求,比如长江经济带,3公里之内一律不准建工厂类企业,过去建了怎么办,我们在大江大湖、大山大水旁边建了好多工厂,现在必须搬掉。生态文明改革导致一件事,企业因为生态问题压力很大,再加上我们执法过程中比较粗暴,导致许多企业关门停产,必然增长速度回落,压力非常大。生态文明改革导致一个非常麻烦的事,企业无论是排放标准还是搬迁,都会影响到现在的经济增长,出现增长速度回落压力比较大。
 
 
 
过去我们叫生态和环境为发展让路,只要发展别的都好办,现在倒过来了,现在是发展为生态环境让路,不同的执政思维已经出来了。原来只要发展都好办,环境生态影响力不行。现在大家看到已经很明显发展要为生态环境让路,原来一提长江经济带,大家以为要大发展,结果最后提出主要是保护,3公里之内一律不准建工厂企业,建了都要搬,都要迁,导致的结果是影响经济增长回落,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你要什么已经很明显了,过去我们要发展,现在要生态环境,当然发展增长会受到影响。
 
 
 
上次我们一个制药企业在银川,因为它是好多制药企业原料生产力,结果因为生态被关掉了,我专门去看。我一看就明白了,你到底要什么,要发展继续生产,要环境就得关。我们国家山的走势都是走西走向,只有一个南北走向是贺兰山,产生了银川平原,如果放任不管的话,这个平原不要20年就消失了,要什么得搞清楚。现在很明显要环境要生态,结果导致增长速度回落压力比较大。
 
 
 
第五件事,中美贸易战。
 
 
 
美国打贸易战,我们没想打,最起码我没想打,因为美国经济处上升期,从经济学判断,它下行期可以和中国打贸易战,它上行期打贸易战,这是没有想到的。原来我们判断打贸易战对我们影响不是太大,结果没有想到对人们心理影响非常大。按道理来讲,我们计算过,美国和我们打贸易战,能消化得了。但十年前打,我们肯定完蛋,就地趴下。你们可以查一下资料,2007年,我们当时增长方式是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07年GDP总量是27万亿人民币,出口是9万亿人民币,进口是5万亿人民币。出口在GDP占的比例是之差不多30%以上,顺差占GDP11.3%,这两个数据表明中国是出口导向型国家。
 
 
 
这就是美国要打贸易战,我们就地投降,因为受不了。后来08年产生了一场世界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是中国清醒的认识问题,像中国这么大经济体量的国家,不能把出口作为导向来发展经济。中国比较调整战略,走向内需拉动型。
 
 
 
我们08年开始转型,转了十年,去年实际转过来。去年GDP总量82万亿,出口15万亿,进口13万亿,出口占GDP总量的比例下降15%左右,从30%下到15%,下了一半。顺差在出口占的比重从11.3%下到1.3%,这个数据表明中国调整过来了。我们算了一下,美国打贸易战打到底,一分钱不让中国对美国出口了,对我们影响是0.2-0.5的增长,这个我们能消化得了,没什么问题。但没想到对我们心理影响这么大,只要美国宣布加税,第二天中国股市一定大跌,股民老问我们,我们又没有出口,受伤的总是我们。上市公司出口量也不大,怎么老是影响股市,因为心理问题,股市是受心理影响最大的市场,没想到心理影响这么大。
 
 
 
这种心理影响几乎导致对我们整个影响都很大。因为中美经济关系40年来一直总体比较平稳,一下出现这个问题,人们有一点没法判断,很担心会不会走向冷战。要真走向冷战的话,中国经济就很麻烦了,所以对这种心理影响非常大,导致人们很迷茫,预期比较差。
 
 
 
这5件事,每件事都有负面东西在,单个出来的话好办,结果5件事撞在一起,负面东西也撞在了一起,就出现了经济学的概念,负面效应叠加。负面东西撞在一起,负面效应叠加,最后导致中国经济从3月份到现在出现了负面效应叠加现象。
 
 
 
这种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经济没有进入衰退期,而是进入调整期,这是一个重要判断。
 
 
 
 
 
中国经济实际上没有进入衰退期,是进入了调整期。怎么调整,逐渐形成共识,大致上要做好三件事:本文是2018年11月11日上午魏杰在湖畔大学关于中国宏观经济最新走势的演讲。
 
 
 
 
魏杰:我和大家一起对未来一段时间做一个交流,可能在座的知道从今年3月份开始,中国社会生活出现了六个很严重的现象。
 
 
 
第一个现象,大量的中小企业反映企业非常难做,压力很大。既有成本压力,也有资金压力。到了6、7月份开始就出现了一些倒闭和关门,所以首先反映的是实体经济,大部分企业都在呼吁非常难做,6、7月份就开始出现倒闭关门现象。    
 
 
 
第二个现象,企业违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到期没法还债了,违约的情况非常严重。一开始是国有企业,后来到民营企业,最后到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违约都非常多,这样一来似乎债务链条的断裂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现象。
 
 
 
第三个现象,非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这些年所谓新的经营业态陆续出现了爆雷,这几年所产生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出问题。7月份时非常严重。
 
 
 
第四个现象,股市出现非理性下滑。原来我们心想国民经济可能影响到股市下跌是300个点到2800,结果没有想到美国股市大跌又产生了300个点,到了2500左右,股市出现非理性下跌。
 
 
 
第五个现象,投资人比较恐慌。因为找不到什么安全性资产,大家不知道什么资产最安全,找不到安全性资产。投资人非常的恐慌,原因就是找不到什么资产最安全,不知道。因为安全性资产像一个社会动机秤砣一样,一旦没有它的话整个失调了,压力非常大。
 
 
 
第六个现象,人们都感到很迷茫,预期都不看好。不知道中国向哪儿走,非常迷茫,迷茫的现象到了10月份之后更加严重了。
 
 
 
这样一来,从3月份开始出现了这6种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来讲对未来不是太看好。
 
 
 
接下来就有一个问题了,为什么现在出现这6种现象,为什么人们感觉到未来预期不太好,那就要分析一下才行。
 
 
 
分析结果发现。
 
 
 
中国基本面没有出问题,整个社会经济基本面没有出什么问题。中国人致富欲望仍然很强烈,动力还在,冲动仍然很强烈。尤其越到基层,这种动力越强烈。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还存在,人们对利益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动力仍然很强大。
 
 
 
二是市场没有出什么问题,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单体市场之一,人口接近14亿,中产阶级比重还在提高,没有出现消费降级的情况。消费降级这个观点没有证据,仅仅是因为卖榨菜卖多了,方便面卖多了才消费降级,没有证据支持,中国仍然是市场非常大的一个国家。
 
 
 
三是中国仍然是联合国所公布的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按照联合国所公布的工业门类,中国是最齐全的国家。没有出现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制造业离开中国,没有出现这个现象。最典型的东莞,是中国家具重要制造商之一,我们发现仍然存在,没有走,他们通过自我调整而吸纳了劳动力上升所带来的压力,所以工业门类仍然很齐全,这个没有发生变化。
 
 
 
四是中国交通设施仍然是世界最方便便利的国家之一,而且会越来越好,这样对产品突破运输压力有很大的好处,交通设施仍然是最方便、最便利的国家。
 
五是最高决策层没有改变改革和发展趋向的意图,虽然社会上有各种各样说法,什么民营经济离场热等等,但最高决策层没有任何一个意图要改变中国改革开放趋势,没有这个意图。
 
这样分析下来的话,最基本面没有出什么问题。既然基本面没有出问题,为什么出现这六个现象。后来结果分析发现,主要是5件事撞在了一起。这5件事,每一件事都有负面的东西。单个出现的话不会影响太大,但5件事撞在一起之后出现的效果,负面效应叠加。这5件事每个所带来的负面东西叠加在一起,这个就麻烦大一点,所以出现了负面效应叠加的现象,导致这6种现象的产生。
 
 
 
哪5件事呢:
 
 
 
第一件事,所谓我们正在防范金融风险。
 
 
 
防范金融风险出台了很多政策,比如说去杠杆,比如说控制房地产,比如说治理金融乱象等等,这些做法都有双刃剑的作用。在实现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都带来了负面的东西。导致企业资金链压力比较大,甚至断裂。尤其是过去高负债、高增长的企业基本没法生存了。而他们和正常企业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导致正常负债的企业也没法运转。你们知道中国是一个长期靠高负债运转的国家,直接融资占的比例很小,基本靠债务之间运作,几十年都这么走过来。
 
 
 
猛然一下要去杠杆,要收缩债务,企业一下受不了,导致一些负债高的企业资金链断裂,而他们和别的正常负债企业有各种联系,导致正常企业也出现问题。
 
 
 
所谓防范金融风险这件事是对的,没什么错。问题是它带来的负面东西同时也显现出来了,从经济学来讲任何对策都是双刃剑,所以防范金融风险导致一个重要压力就是企业资金紧张情况比较严重。债务违约、资金链断裂,再加上操作中有的人粗暴的做法,盲目惜贷,使得情况更加严重。第一件事,防范金融风险导致一些负面东西,企业压力非常大。
 
 
 
第二件事,我们正在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是结构调整,经济学界把人们生活分为需求侧、供给侧。需求侧,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等等,这是需求侧。供给侧就是指生产侧,供给侧结构就是指产业结构,所以正在调整产业结构,原因是原来支持我们的一些产业不可能继续支持中国经济增长。像传统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产业,很难持续增长,因为它们陆续都出了问题。所谓传统制造业严重产能过剩,我们提出去产能化。房地产泡沫正在形成,我们得抑制资产泡沫,标志着这些产业很难继续支持中国发展,中国需要新的支持增长的产业。
 
 
 
这些产业经过分析已经判断出来,知道哪些产业会支持我们,提出来三大产业未来会支持中国,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像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等,我们同称战略新兴产业,它会支持我们增长。二是服务业,服务业将会成为重要的支持中国发展的产业。消费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生产服务业,精神服务业等等,都会支持中国增长。三是现代制造业,像航天制造、高铁装备制造、特高压输变的装备制造、现代传统制造等等,都会支持中国增长。
 
 
 
认识到这三大产业会支持中国增长,所以正在推动结构调整。但调整需要过程,目前处于调整一个空档期,原有传统产业贡献急速下降,而新产业没有起来,或者正在起来,还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出现结构调整的空档期。这种空档期带来的负面东西就是增长回落的压力很大,增长稳不住,收入一直往下走。所以调整结构这种空档期带来很大的压力,就是增长的回落压力很大,导致对未来判断出现预期不太明确。这是第二件事所带来的负面东西,结构调整空档期导致增长速度回落压力比较大。
 
 
 
第三件事,中国正在新旧动能转换。
 
 
 
原来支持中国增长主要是成本优势,成本优势已经急剧的消失了。按道理来讲,成本优势消失应该是技术优势递补上来,成本优势消失之后应该是技术优势很快成长起来,保证中国的增长。但现在问题是技术优势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就出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空档期。原有的优势在丧失,新的技术优势还没有出来,导致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也出现了空档期,它的负面东西就是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人们的预期似乎不是太好。
 
 
 
第四件事,中国正在搞生态文明改革。
 
 
 
你们知道十九大和过去相比最大不同点,提“五大改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生态文明改革成了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我们正在推动生态文明的改革。生态文明无非两件事,一件事是要解决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废水、废气、固体垃圾的处理。这就要求提高企业排放标准,因为只要搞这个必然要求企业提高排放标准,废水、废气、垃圾的标准都要提高。另外一件事,生态环境的修复,因为这是所谓生态文明重要一条,生态环境修复。
 
 
 
生态混淆修复对企业也提了很高的要求,比如长江经济带,3公里之内一律不准建工厂类企业,过去建了怎么办,我们在大江大湖、大山大水旁边建了好多工厂,现在必须搬掉。生态文明改革导致一件事,企业因为生态问题压力很大,再加上我们执法过程中比较粗暴,导致许多企业关门停产,必然增长速度回落,压力非常大。生态文明改革导致一个非常麻烦的事,企业无论是排放标准还是搬迁,都会影响到现在的经济增长,出现增长速度回落压力比较大。
 
 
 
过去我们叫生态和环境为发展让路,只要发展别的都好办,现在倒过来了,现在是发展为生态环境让路,不同的执政思维已经出来了。原来只要发展都好办,环境生态影响力不行。现在大家看到已经很明显发展要为生态环境让路,原来一提长江经济带,大家以为要大发展,结果最后提出主要是保护,3公里之内一律不准建工厂企业,建了都要搬,都要迁,导致的结果是影响经济增长回落,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你要什么已经很明显了,过去我们要发展,现在要生态环境,当然发展增长会受到影响。
 
 
 
上次我们一个制药企业在银川,因为它是好多制药企业原料生产力,结果因为生态被关掉了,我专门去看。我一看就明白了,你到底要什么,要发展继续生产,要环境就得关。我们国家山的走势都是走西走向,只有一个南北走向是贺兰山,产生了银川平原,如果放任不管的话,这个平原不要20年就消失了,要什么得搞清楚。现在很明显要环境要生态,结果导致增长速度回落压力比较大。
 
 
 
第五件事,中美贸易战。
 
 
 
美国打贸易战,我们没想打,最起码我没想打,因为美国经济处上升期,从经济学判断,它下行期可以和中国打贸易战,它上行期打贸易战,这是没有想到的。原来我们判断打贸易战对我们影响不是太大,结果没有想到对人们心理影响非常大。按道理来讲,我们计算过,美国和我们打贸易战,能消化得了。但十年前打,我们肯定完蛋,就地趴下。你们可以查一下资料,2007年,我们当时增长方式是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07年GDP总量是27万亿人民币,出口是9万亿人民币,进口是5万亿人民币。出口在GDP占的比例是之差不多30%以上,顺差占GDP11.3%,这两个数据表明中国是出口导向型国家。
 
 
 
这就是美国要打贸易战,我们就地投降,因为受不了。后来08年产生了一场世界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是中国清醒的认识问题,像中国这么大经济体量的国家,不能把出口作为导向来发展经济。中国比较调整战略,走向内需拉动型。
 
 
 
我们08年开始转型,转了十年,去年实际转过来。去年GDP总量82万亿,出口15万亿,进口13万亿,出口占GDP总量的比例下降15%左右,从30%下到15%,下了一半。顺差在出口占的比重从11.3%下到1.3%,这个数据表明中国调整过来了。我们算了一下,美国打贸易战打到底,一分钱不让中国对美国出口了,对我们影响是0.2-0.5的增长,这个我们能消化得了,没什么问题。但没想到对我们心理影响这么大,只要美国宣布加税,第二天中国股市一定大跌,股民老问我们,我们又没有出口,受伤的总是我们。上市公司出口量也不大,怎么老是影响股市,因为心理问题,股市是受心理影响最大的市场,没想到心理影响这么大。
 
 
 
这种心理影响几乎导致对我们整个影响都很大。因为中美经济关系40年来一直总体比较平稳,一下出现这个问题,人们有一点没法判断,很担心会不会走向冷战。要真走向冷战的话,中国经济就很麻烦了,所以对这种心理影响非常大,导致人们很迷茫,预期比较差。
 
 
 
这5件事,每件事都有负面东西在,单个出来的话好办,结果5件事撞在一起,负面东西也撞在了一起,就出现了经济学的概念,负面效应叠加。负面东西撞在一起,负面效应叠加,最后导致中国经济从3月份到现在出现了负面效应叠加现象。
 
 
 
这种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经济没有进入衰退期,而是进入调整期,这是一个重要判断。
 
 
 
 
 
中国经济实际上没有进入衰退期,是进入了调整期。怎么调整,逐渐形成共识,大致上要做好三件事:本文是2018年11月11日上午魏杰在湖畔大学关于中国宏观经济最新走势的演讲。
 
 
 
 
魏杰:我和大家一起对未来一段时间做一个交流,可能在座的知道从今年3月份开始,中国社会生活出现了六个很严重的现象。
 
 
 
第一个现象,大量的中小企业反映企业非常难做,压力很大。既有成本压力,也有资金压力。到了6、7月份开始就出现了一些倒闭和关门,所以首先反映的是实体经济,大部分企业都在呼吁非常难做,6、7月份就开始出现倒闭关门现象。    
 
 
 
第二个现象,企业违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到期没法还债了,违约的情况非常严重。一开始是国有企业,后来到民营企业,最后到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违约都非常多,这样一来似乎债务链条的断裂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现象。
 
 
 
第三个现象,非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这些年所谓新的经营业态陆续出现了爆雷,这几年所产生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出问题。7月份时非常严重。
 
 
 
第四个现象,股市出现非理性下滑。原来我们心想国民经济可能影响到股市下跌是300个点到2800,结果没有想到美国股市大跌又产生了300个点,到了2500左右,股市出现非理性下跌。
 
 
 
第五个现象,投资人比较恐慌。因为找不到什么安全性资产,大家不知道什么资产最安全,找不到安全性资产。投资人非常的恐慌,原因就是找不到什么资产最安全,不知道。因为安全性资产像一个社会动机秤砣一样,一旦没有它的话整个失调了,压力非常大。
 
 
 
第六个现象,人们都感到很迷茫,预期都不看好。不知道中国向哪儿走,非常迷茫,迷茫的现象到了10月份之后更加严重了。
 
 
 
这样一来,从3月份开始出现了这6种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来讲对未来不是太看好。
 
 
 
接下来就有一个问题了,为什么现在出现这6种现象,为什么人们感觉到未来预期不太好,那就要分析一下才行。
 
 
 
分析结果发现。
 
 
 
中国基本面没有出问题,整个社会经济基本面没有出什么问题。中国人致富欲望仍然很强烈,动力还在,冲动仍然很强烈。尤其越到基层,这种动力越强烈。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还存在,人们对利益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动力仍然很强大。
 
 
 
二是市场没有出什么问题,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单体市场之一,人口接近14亿,中产阶级比重还在提高,没有出现消费降级的情况。消费降级这个观点没有证据,仅仅是因为卖榨菜卖多了,方便面卖多了才消费降级,没有证据支持,中国仍然是市场非常大的一个国家。
 
 
 
三是中国仍然是联合国所公布的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按照联合国所公布的工业门类,中国是最齐全的国家。没有出现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制造业离开中国,没有出现这个现象。最典型的东莞,是中国家具重要制造商之一,我们发现仍然存在,没有走,他们通过自我调整而吸纳了劳动力上升所带来的压力,所以工业门类仍然很齐全,这个没有发生变化。
 
 
 
四是中国交通设施仍然是世界最方便便利的国家之一,而且会越来越好,这样对产品突破运输压力有很大的好处,交通设施仍然是最方便、最便利的国家。
 
五是最高决策层没有改变改革和发展趋向的意图,虽然社会上有各种各样说法,什么民营经济离场热等等,但最高决策层没有任何一个意图要改变中国改革开放趋势,没有这个意图。
 
这样分析下来的话,最基本面没有出什么问题。既然基本面没有出问题,为什么出现这六个现象。后来结果分析发现,主要是5件事撞在了一起。这5件事,每一件事都有负面的东西。单个出现的话不会影响太大,但5件事撞在一起之后出现的效果,负面效应叠加。这5件事每个所带来的负面东西叠加在一起,这个就麻烦大一点,所以出现了负面效应叠加的现象,导致这6种现象的产生。
 
 
 
哪5件事呢:
 
 
 
第一件事,所谓我们正在防范金融风险。
 
 
 
防范金融风险出台了很多政策,比如说去杠杆,比如说控制房地产,比如说治理金融乱象等等,这些做法都有双刃剑的作用。在实现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都带来了负面的东西。导致企业资金链压力比较大,甚至断裂。尤其是过去高负债、高增长的企业基本没法生存了。而他们和正常企业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导致正常负债的企业也没法运转。你们知道中国是一个长期靠高负债运转的国家,直接融资占的比例很小,基本靠债务之间运作,几十年都这么走过来。
 
 
 
猛然一下要去杠杆,要收缩债务,企业一下受不了,导致一些负债高的企业资金链断裂,而他们和别的正常负债企业有各种联系,导致正常企业也出现问题。
 
 
 
所谓防范金融风险这件事是对的,没什么错。问题是它带来的负面东西同时也显现出来了,从经济学来讲任何对策都是双刃剑,所以防范金融风险导致一个重要压力就是企业资金紧张情况比较严重。债务违约、资金链断裂,再加上操作中有的人粗暴的做法,盲目惜贷,使得情况更加严重。第一件事,防范金融风险导致一些负面东西,企业压力非常大。
 
 
 
第二件事,我们正在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是结构调整,经济学界把人们生活分为需求侧、供给侧。需求侧,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等等,这是需求侧。供给侧就是指生产侧,供给侧结构就是指产业结构,所以正在调整产业结构,原因是原来支持我们的一些产业不可能继续支持中国经济增长。像传统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产业,很难持续增长,因为它们陆续都出了问题。所谓传统制造业严重产能过剩,我们提出去产能化。房地产泡沫正在形成,我们得抑制资产泡沫,标志着这些产业很难继续支持中国发展,中国需要新的支持增长的产业。
 
 
 
这些产业经过分析已经判断出来,知道哪些产业会支持我们,提出来三大产业未来会支持中国,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像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等,我们同称战略新兴产业,它会支持我们增长。二是服务业,服务业将会成为重要的支持中国发展的产业。消费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生产服务业,精神服务业等等,都会支持中国增长。三是现代制造业,像航天制造、高铁装备制造、特高压输变的装备制造、现代传统制造等等,都会支持中国增长。
 
 
 
认识到这三大产业会支持中国增长,所以正在推动结构调整。但调整需要过程,目前处于调整一个空档期,原有传统产业贡献急速下降,而新产业没有起来,或者正在起来,还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出现结构调整的空档期。这种空档期带来的负面东西就是增长回落的压力很大,增长稳不住,收入一直往下走。所以调整结构这种空档期带来很大的压力,就是增长的回落压力很大,导致对未来判断出现预期不太明确。这是第二件事所带来的负面东西,结构调整空档期导致增长速度回落压力比较大。
 
 
 
第三件事,中国正在新旧动能转换。
 
 
 
原来支持中国增长主要是成本优势,成本优势已经急剧的消失了。按道理来讲,成本优势消失应该是技术优势递补上来,成本优势消失之后应该是技术优势很快成长起来,保证中国的增长。但现在问题是技术优势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就出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空档期。原有的优势在丧失,新的技术优势还没有出来,导致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也出现了空档期,它的负面东西就是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人们的预期似乎不是太好。
 
 
 
第四件事,中国正在搞生态文明改革。
 
 
 
你们知道十九大和过去相比最大不同点,提“五大改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生态文明改革成了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我们正在推动生态文明的改革。生态文明无非两件事,一件事是要解决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废水、废气、固体垃圾的处理。这就要求提高企业排放标准,因为只要搞这个必然要求企业提高排放标准,废水、废气、垃圾的标准都要提高。另外一件事,生态环境的修复,因为这是所谓生态文明重要一条,生态环境修复。
 
 
 
生态混淆修复对企业也提了很高的要求,比如长江经济带,3公里之内一律不准建工厂类企业,过去建了怎么办,我们在大江大湖、大山大水旁边建了好多工厂,现在必须搬掉。生态文明改革导致一件事,企业因为生态问题压力很大,再加上我们执法过程中比较粗暴,导致许多企业关门停产,必然增长速度回落,压力非常大。生态文明改革导致一个非常麻烦的事,企业无论是排放标准还是搬迁,都会影响到现在的经济增长,出现增长速度回落压力比较大。
 
 
 
过去我们叫生态和环境为发展让路,只要发展别的都好办,现在倒过来了,现在是发展为生态环境让路,不同的执政思维已经出来了。原来只要发展都好办,环境生态影响力不行。现在大家看到已经很明显发展要为生态环境让路,原来一提长江经济带,大家以为要大发展,结果最后提出主要是保护,3公里之内一律不准建工厂企业,建了都要搬,都要迁,导致的结果是影响经济增长回落,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你要什么已经很明显了,过去我们要发展,现在要生态环境,当然发展增长会受到影响。
 
 
 
上次我们一个制药企业在银川,因为它是好多制药企业原料生产力,结果因为生态被关掉了,我专门去看。我一看就明白了,你到底要什么,要发展继续生产,要环境就得关。我们国家山的走势都是走西走向,只有一个南北走向是贺兰山,产生了银川平原,如果放任不管的话,这个平原不要20年就消失了,要什么得搞清楚。现在很明显要环境要生态,结果导致增长速度回落压力比较大。
 
 
 
第五件事,中美贸易战。
 
 
 
美国打贸易战,我们没想打,最起码我没想打,因为美国经济处上升期,从经济学判断,它下行期可以和中国打贸易战,它上行期打贸易战,这是没有想到的。原来我们判断打贸易战对我们影响不是太大,结果没有想到对人们心理影响非常大。按道理来讲,我们计算过,美国和我们打贸易战,能消化得了。但十年前打,我们肯定完蛋,就地趴下。你们可以查一下资料,2007年,我们当时增长方式是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07年GDP总量是27万亿人民币,出口是9万亿人民币,进口是5万亿人民币。出口在GDP占的比例是之差不多30%以上,顺差占GDP11.3%,这两个数据表明中国是出口导向型国家。
 
 
 
这就是美国要打贸易战,我们就地投降,因为受不了。后来08年产生了一场世界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是中国清醒的认识问题,像中国这么大经济体量的国家,不能把出口作为导向来发展经济。中国比较调整战略,走向内需拉动型。
 
 
 
我们08年开始转型,转了十年,去年实际转过来。去年GDP总量82万亿,出口15万亿,进口13万亿,出口占GDP总量的比例下降15%左右,从30%下到15%,下了一半。顺差在出口占的比重从11.3%下到1.3%,这个数据表明中国调整过来了。我们算了一下,美国打贸易战打到底,一分钱不让中国对美国出口了,对我们影响是0.2-0.5的增长,这个我们能消化得了,没什么问题。但没想到对我们心理影响这么大,只要美国宣布加税,第二天中国股市一定大跌,股民老问我们,我们又没有出口,受伤的总是我们。上市公司出口量也不大,怎么老是影响股市,因为心理问题,股市是受心理影响最大的市场,没想到心理影响这么大。
 
 
 
这种心理影响几乎导致对我们整个影响都很大。因为中美经济关系40年来一直总体比较平稳,一下出现这个问题,人们有一点没法判断,很担心会不会走向冷战。要真走向冷战的话,中国经济就很麻烦了,所以对这种心理影响非常大,导致人们很迷茫,预期比较差。
 
 
 
这5件事,每件事都有负面东西在,单个出来的话好办,结果5件事撞在一起,负面东西也撞在了一起,就出现了经济学的概念,负面效应叠加。负面东西撞在一起,负面效应叠加,最后导致中国经济从3月份到现在出现了负面效应叠加现象。
 
 
 
这种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经济没有进入衰退期,而是进入调整期,这是一个重要判断。
 
 
 
 
 
中国经济实际上没有进入衰退期,是进入了调整期。怎么调整,逐渐形成共识,大致上要做好三件事:本文是2018年11月11日上午魏杰在湖畔大学关于中国宏观经济最新走势的演讲。
 
 
 
 
魏杰:我和大家一起对未来一段时间做一个交流,可能在座的知道从今年3月份开始,中国社会生活出现了六个很严重的现象。
 
 
 
第一个现象,大量的中小企业反映企业非常难做,压力很大。既有成本压力,也有资金压力。到了6、7月份开始就出现了一些倒闭和关门,所以首先反映的是实体经济,大部分企业都在呼吁非常难做,6、7月份就开始出现倒闭关门现象。    
 
 
 
第二个现象,企业违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到期没法还债了,违约的情况非常严重。一开始是国有企业,后来到民营企业,最后到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违约都非常多,这样一来似乎债务链条的断裂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现象。
 
 
 
第三个现象,非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这些年所谓新的经营业态陆续出现了爆雷,这几年所产生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出问题。7月份时非常严重。
 
 
 
第四个现象,股市出现非理性下滑。原来我们心想国民经济可能影响到股市下跌是300个点到2800,结果没有想到美国股市大跌又产生了300个点,到了2500左右,股市出现非理性下跌。
 
 
 
第五个现象,投资人比较恐慌。因为找不到什么安全性资产,大家不知道什么资产最安全,找不到安全性资产。投资人非常的恐慌,原因就是找不到什么资产最安全,不知道。因为安全性资产像一个社会动机秤砣一样,一旦没有它的话整个失调了,压力非常大。
 
 
 
第六个现象,人们都感到很迷茫,预期都不看好。不知道中国向哪儿走,非常迷茫,迷茫的现象到了10月份之后更加严重了。
 
 
 
这样一来,从3月份开始出现了这6种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来讲对未来不是太看好。
 
 
 
接下来就有一个问题了,为什么现在出现这6种现象,为什么人们感觉到未来预期不太好,那就要分析一下才行。
 
 
 
分析结果发现。
 
 
 
中国基本面没有出问题,整个社会经济基本面没有出什么问题。中国人致富欲望仍然很强烈,动力还在,冲动仍然很强烈。尤其越到基层,这种动力越强烈。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还存在,人们对利益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动力仍然很强大。
 
 
 
二是市场没有出什么问题,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单体市场之一,人口接近14亿,中产阶级比重还在提高,没有出现消费降级的情况。消费降级这个观点没有证据,仅仅是因为卖榨菜卖多了,方便面卖多了才消费降级,没有证据支持,中国仍然是市场非常大的一个国家。
 
 
 
三是中国仍然是联合国所公布的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按照联合国所公布的工业门类,中国是最齐全的国家。没有出现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制造业离开中国,没有出现这个现象。最典型的东莞,是中国家具重要制造商之一,我们发现仍然存在,没有走,他们通过自我调整而吸纳了劳动力上升所带来的压力,所以工业门类仍然很齐全,这个没有发生变化。
 
 
 
四是中国交通设施仍然是世界最方便便利的国家之一,而且会越来越好,这样对产品突破运输压力有很大的好处,交通设施仍然是最方便、最便利的国家。
 
五是最高决策层没有改变改革和发展趋向的意图,虽然社会上有各种各样说法,什么民营经济离场热等等,但最高决策层没有任何一个意图要改变中国改革开放趋势,没有这个意图。
 
这样分析下来的话,最基本面没有出什么问题。既然基本面没有出问题,为什么出现这六个现象。后来结果分析发现,主要是5件事撞在了一起。这5件事,每一件事都有负面的东西。单个出现的话不会影响太大,但5件事撞在一起之后出现的效果,负面效应叠加。这5件事每个所带来的负面东西叠加在一起,这个就麻烦大一点,所以出现了负面效应叠加的现象,导致这6种现象的产生。
 
 
 
哪5件事呢:
 
 
 
第一件事,所谓我们正在防范金融风险。
 
 
 
防范金融风险出台了很多政策,比如说去杠杆,比如说控制房地产,比如说治理金融乱象等等,这些做法都有双刃剑的作用。在实现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都带来了负面的东西。导致企业资金链压力比较大,甚至断裂。尤其是过去高负债、高增长的企业基本没法生存了。而他们和正常企业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导致正常负债的企业也没法运转。你们知道中国是一个长期靠高负债运转的国家,直接融资占的比例很小,基本靠债务之间运作,几十年都这么走过来。
 
 
 
猛然一下要去杠杆,要收缩债务,企业一下受不了,导致一些负债高的企业资金链断裂,而他们和别的正常负债企业有各种联系,导致正常企业也出现问题。
 
 
 
所谓防范金融风险这件事是对的,没什么错。问题是它带来的负面东西同时也显现出来了,从经济学来讲任何对策都是双刃剑,所以防范金融风险导致一个重要压力就是企业资金紧张情况比较严重。债务违约、资金链断裂,再加上操作中有的人粗暴的做法,盲目惜贷,使得情况更加严重。第一件事,防范金融风险导致一些负面东西,企业压力非常大。
 
 
 
第二件事,我们正在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是结构调整,经济学界把人们生活分为需求侧、供给侧。需求侧,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等等,这是需求侧。供给侧就是指生产侧,供给侧结构就是指产业结构,所以正在调整产业结构,原因是原来支持我们的一些产业不可能继续支持中国经济增长。像传统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产业,很难持续增长,因为它们陆续都出了问题。所谓传统制造业严重产能过剩,我们提出去产能化。房地产泡沫正在形成,我们得抑制资产泡沫,标志着这些产业很难继续支持中国发展,中国需要新的支持增长的产业。
 
 
 
这些产业经过分析已经判断出来,知道哪些产业会支持我们,提出来三大产业未来会支持中国,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像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等,我们同称战略新兴产业,它会支持我们增长。二是服务业,服务业将会成为重要的支持中国发展的产业。消费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生产服务业,精神服务业等等,都会支持中国增长。三是现代制造业,像航天制造、高铁装备制造、特高压输变的装备制造、现代传统制造等等,都会支持中国增长。
 
 
 
认识到这三大产业会支持中国增长,所以正在推动结构调整。但调整需要过程,目前处于调整一个空档期,原有传统产业贡献急速下降,而新产业没有起来,或者正在起来,还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出现结构调整的空档期。这种空档期带来的负面东西就是增长回落的压力很大,增长稳不住,收入一直往下走。所以调整结构这种空档期带来很大的压力,就是增长的回落压力很大,导致对未来判断出现预期不太明确。这是第二件事所带来的负面东西,结构调整空档期导致增长速度回落压力比较大。
 
 
 
第三件事,中国正在新旧动能转换。
 
 
 
原来支持中国增长主要是成本优势,成本优势已经急剧的消失了。按道理来讲,成本优势消失应该是技术优势递补上来,成本优势消失之后应该是技术优势很快成长起来,保证中国的增长。但现在问题是技术优势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就出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空档期。原有的优势在丧失,新的技术优势还没有出来,导致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也出现了空档期,它的负面东西就是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人们的预期似乎不是太好。
 
 
 
第四件事,中国正在搞生态文明改革。
 
 
 
你们知道十九大和过去相比最大不同点,提“五大改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生态文明改革成了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我们正在推动生态文明的改革。生态文明无非两件事,一件事是要解决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废水、废气、固体垃圾的处理。这就要求提高企业排放标准,因为只要搞这个必然要求企业提高排放标准,废水、废气、垃圾的标准都要提高。另外一件事,生态环境的修复,因为这是所谓生态文明重要一条,生态环境修复。
 
 
 
生态混淆修复对企业也提了很高的要求,比如长江经济带,3公里之内一律不准建工厂类企业,过去建了怎么办,我们在大江大湖、大山大水旁边建了好多工厂,现在必须搬掉。生态文明改革导致一件事,企业因为生态问题压力很大,再加上我们执法过程中比较粗暴,导致许多企业关门停产,必然增长速度回落,压力非常大。生态文明改革导致一个非常麻烦的事,企业无论是排放标准还是搬迁,都会影响到现在的经济增长,出现增长速度回落压力比较大。
 
 
 
过去我们叫生态和环境为发展让路,只要发展别的都好办,现在倒过来了,现在是发展为生态环境让路,不同的执政思维已经出来了。原来只要发展都好办,环境生态影响力不行。现在大家看到已经很明显发展要为生态环境让路,原来一提长江经济带,大家以为要大发展,结果最后提出主要是保护,3公里之内一律不准建工厂企业,建了都要搬,都要迁,导致的结果是影响经济增长回落,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你要什么已经很明显了,过去我们要发展,现在要生态环境,当然发展增长会受到影响。
 
 
 
上次我们一个制药企业在银川,因为它是好多制药企业原料生产力,结果因为生态被关掉了,我专门去看。我一看就明白了,你到底要什么,要发展继续生产,要环境就得关。我们国家山的走势都是走西走向,只有一个南北走向是贺兰山,产生了银川平原,如果放任不管的话,这个平原不要20年就消失了,要什么得搞清楚。现在很明显要环境要生态,结果导致增长速度回落压力比较大。
 
 
 
第五件事,中美贸易战。
 
 
 
美国打贸易战,我们没想打,最起码我没想打,因为美国经济处上升期,从经济学判断,它下行期可以和中国打贸易战,它上行期打贸易战,这是没有想到的。原来我们判断打贸易战对我们影响不是太大,结果没有想到对人们心理影响非常大。按道理来讲,我们计算过,美国和我们打贸易战,能消化得了。但十年前打,我们肯定完蛋,就地趴下。你们可以查一下资料,2007年,我们当时增长方式是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07年GDP总量是27万亿人民币,出口是9万亿人民币,进口是5万亿人民币。出口在GDP占的比例是之差不多30%以上,顺差占GDP11.3%,这两个数据表明中国是出口导向型国家。
 
 
 
这就是美国要打贸易战,我们就地投降,因为受不了。后来08年产生了一场世界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是中国清醒的认识问题,像中国这么大经济体量的国家,不能把出口作为导向来发展经济。中国比较调整战略,走向内需拉动型。
 
 
 
我们08年开始转型,转了十年,去年实际转过来。去年GDP总量82万亿,出口15万亿,进口13万亿,出口占GDP总量的比例下降15%左右,从30%下到15%,下了一半。顺差在出口占的比重从11.3%下到1.3%,这个数据表明中国调整过来了。我们算了一下,美国打贸易战打到底,一分钱不让中国对美国出口了,对我们影响是0.2-0.5的增长,这个我们能消化得了,没什么问题。但没想到对我们心理影响这么大,只要美国宣布加税,第二天中国股市一定大跌,股民老问我们,我们又没有出口,受伤的总是我们。上市公司出口量也不大,怎么老是影响股市,因为心理问题,股市是受心理影响最大的市场,没想到心理影响这么大。
 
 
 
这种心理影响几乎导致对我们整个影响都很大。因为中美经济关系40年来一直总体比较平稳,一下出现这个问题,人们有一点没法判断,很担心会不会走向冷战。要真走向冷战的话,中国经济就很麻烦了,所以对这种心理影响非常大,导致人们很迷茫,预期比较差。
 
 
 
这5件事,每件事都有负面东西在,单个出来的话好办,结果5件事撞在一起,负面东西也撞在了一起,就出现了经济学的概念,负面效应叠加。负面东西撞在一起,负面效应叠加,最后导致中国经济从3月份到现在出现了负面效应叠加现象。
 
 
 
这种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经济没有进入衰退期,而是进入调整期,这是一个重要判断。
 
 
 
 
 
中国经济实际上没有进入衰退期,是进入了调整期。怎么调整,逐渐形成共识,大致上要做好三件事:本文是2018年11月11日上午魏杰在湖畔大学关于中国宏观经济最新走势的演讲。
 
 
 
 
魏杰:我和大家一起对未来一段时间做一个交流,可能在座的知道从今年3月份开始,中国社会生活出现了六个很严重的现象。
 
 
 
第一个现象,大量的中小企业反映企业非常难做,压力很大。既有成本压力,也有资金压力。到了6、7月份开始就出现了一些倒闭和关门,所以首先反映的是实体经济,大部分企业都在呼吁非常难做,6、7月份就开始出现倒闭关门现象。    
 
 
 
第二个现象,企业违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到期没法还债了,违约的情况非常严重。一开始是国有企业,后来到民营企业,最后到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违约都非常多,这样一来似乎债务链条的断裂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现象。
 
 
 
第三个现象,非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这些年所谓新的经营业态陆续出现了爆雷,这几年所产生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出问题。7月份时非常严重。
 
 
 
第四个现象,股市出现非理性下滑。原来我们心想国民经济可能影响到股市下跌是300个点到2800,结果没有想到美国股市大跌又产生了300个点,到了2500左右,股市出现非理性下跌。
 
 
 
第五个现象,投资人比较恐慌。因为找不到什么安全性资产,大家不知道什么资产最安全,找不到安全性资产。投资人非常的恐慌,原因就是找不到什么资产最安全,不知道。因为安全性资产像一个社会动机秤砣一样,一旦没有它的话整个失调了,压力非常大。
 
 
 
第六个现象,人们都感到很迷茫,预期都不看好。不知道中国向哪儿走,非常迷茫,迷茫的现象到了10月份之后更加严重了。
 
 
 
这样一来,从3月份开始出现了这6种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来讲对未来不是太看好。
 
 
 
接下来就有一个问题了,为什么现在出现这6种现象,为什么人们感觉到未来预期不太好,那就要分析一下才行。
 
 
 
分析结果发现。
 
 
 
中国基本面没有出问题,整个社会经济基本面没有出什么问题。中国人致富欲望仍然很强烈,动力还在,冲动仍然很强烈。尤其越到基层,这种动力越强烈。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还存在,人们对利益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动力仍然很强大。
 
 
 
二是市场没有出什么问题,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单体市场之一,人口接近14亿,中产阶级比重还在提高,没有出现消费降级的情况。消费降级这个观点没有证据,仅仅是因为卖榨菜卖多了,方便面卖多了才消费降级,没有证据支持,中国仍然是市场非常大的一个国家。
 
 
 
三是中国仍然是联合国所公布的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按照联合国所公布的工业门类,中国是最齐全的国家。没有出现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制造业离开中国,没有出现这个现象。最典型的东莞,是中国家具重要制造商之一,我们发现仍然存在,没有走,他们通过自我调整而吸纳了劳动力上升所带来的压力,所以工业门类仍然很齐全,这个没有发生变化。
 
 
 
四是中国交通设施仍然是世界最方便便利的国家之一,而且会越来越好,这样对产品突破运输压力有很大的好处,交通设施仍然是最方便、最便利的国家。
 
五是最高决策层没有改变改革和发展趋向的意图,虽然社会上有各种各样说法,什么民营经济离场热等等,但最高决策层没有任何一个意图要改变中国改革开放趋势,没有这个意图。
 
这样分析下来的话,最基本面没有出什么问题。既然基本面没有出问题,为什么出现这六个现象。后来结果分析发现,主要是5件事撞在了一起。这5件事,每一件事都有负面的东西。单个出现的话不会影响太大,但5件事撞在一起之后出现的效果,负面效应叠加。这5件事每个所带来的负面东西叠加在一起,这个就麻烦大一点,所以出现了负面效应叠加的现象,导致这6种现象的产生。
 
 
 
哪5件事呢:
 
 
 
第一件事,所谓我们正在防范金融风险。
 
 
 
防范金融风险出台了很多政策,比如说去杠杆,比如说控制房地产,比如说治理金融乱象等等,这些做法都有双刃剑的作用。在实现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都带来了负面的东西。导致企业资金链压力比较大,甚至断裂。尤其是过去高负债、高增长的企业基本没法生存了。而他们和正常企业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导致正常负债的企业也没法运转。你们知道中国是一个长期靠高负债运转的国家,直接融资占的比例很小,基本靠债务之间运作,几十年都这么走过来。
 
 
 
猛然一下要去杠杆,要收缩债务,企业一下受不了,导致一些负债高的企业资金链断裂,而他们和别的正常负债企业有各种联系,导致正常企业也出现问题。
 
 
 
所谓防范金融风险这件事是对的,没什么错。问题是它带来的负面东西同时也显现出来了,从经济学来讲任何对策都是双刃剑,所以防范金融风险导致一个重要压力就是企业资金紧张情况比较严重。债务违约、资金链断裂,再加上操作中有的人粗暴的做法,盲目惜贷,使得情况更加严重。第一件事,防范金融风险导致一些负面东西,企业压力非常大。
 
 
 
第二件事,我们正在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是结构调整,经济学界把人们生活分为需求侧、供给侧。需求侧,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等等,这是需求侧。供给侧就是指生产侧,供给侧结构就是指产业结构,所以正在调整产业结构,原因是原来支持我们的一些产业不可能继续支持中国经济增长。像传统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产业,很难持续增长,因为它们陆续都出了问题。所谓传统制造业严重产能过剩,我们提出去产能化。房地产泡沫正在形成,我们得抑制资产泡沫,标志着这些产业很难继续支持中国发展,中国需要新的支持增长的产业。
 
 
 
这些产业经过分析已经判断出来,知道哪些产业会支持我们,提出来三大产业未来会支持中国,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像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等,我们同称战略新兴产业,它会支持我们增长。二是服务业,服务业将会成为重要的支持中国发展的产业。消费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生产服务业,精神服务业等等,都会支持中国增长。三是现代制造业,像航天制造、高铁装备制造、特高压输变的装备制造、现代传统制造等等,都会支持中国增长。
 
 
 
认识到这三大产业会支持中国增长,所以正在推动结构调整。但调整需要过程,目前处于调整一个空档期,原有传统产业贡献急速下降,而新产业没有起来,或者正在起来,还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出现结构调整的空档期。这种空档期带来的负面东西就是增长回落的压力很大,增长稳不住,收入一直往下走。所以调整结构这种空档期带来很大的压力,就是增长的回落压力很大,导致对未来判断出现预期不太明确。这是第二件事所带来的负面东西,结构调整空档期导致增长速度回落压力比较大。
 
 
 
第三件事,中国正在新旧动能转换。
 
 
 
原来支持中国增长主要是成本优势,成本优势已经急剧的消失了。按道理来讲,成本优势消失应该是技术优势递补上来,成本优势消失之后应该是技术优势很快成长起来,保证中国的增长。但现在问题是技术优势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就出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空档期。原有的优势在丧失,新的技术优势还没有出来,导致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也出现了空档期,它的负面东西就是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人们的预期似乎不是太好。
 
 
 
第四件事,中国正在搞生态文明改革。
 
 
 
你们知道十九大和过去相比最大不同点,提“五大改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生态文明改革成了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我们正在推动生态文明的改革。生态文明无非两件事,一件事是要解决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废水、废气、固体垃圾的处理。这就要求提高企业排放标准,因为只要搞这个必然要求企业提高排放标准,废水、废气、垃圾的标准都要提高。另外一件事,生态环境的修复,因为这是所谓生态文明重要一条,生态环境修复。
 
 
 
生态混淆修复对企业也提了很高的要求,比如长江经济带,3公里之内一律不准建工厂类企业,过去建了怎么办,我们在大江大湖、大山大水旁边建了好多工厂,现在必须搬掉。生态文明改革导致一件事,企业因为生态问题压力很大,再加上我们执法过程中比较粗暴,导致许多企业关门停产,必然增长速度回落,压力非常大。生态文明改革导致一个非常麻烦的事,企业无论是排放标准还是搬迁,都会影响到现在的经济增长,出现增长速度回落压力比较大。
 
 
 
过去我们叫生态和环境为发展让路,只要发展别的都好办,现在倒过来了,现在是发展为生态环境让路,不同的执政思维已经出来了。原来只要发展都好办,环境生态影响力不行。现在大家看到已经很明显发展要为生态环境让路,原来一提长江经济带,大家以为要大发展,结果最后提出主要是保护,3公里之内一律不准建工厂企业,建了都要搬,都要迁,导致的结果是影响经济增长回落,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你要什么已经很明显了,过去我们要发展,现在要生态环境,当然发展增长会受到影响。
 
 
 
上次我们一个制药企业在银川,因为它是好多制药企业原料生产力,结果因为生态被关掉了,我专门去看。我一看就明白了,你到底要什么,要发展继续生产,要环境就得关。我们国家山的走势都是走西走向,只有一个南北走向是贺兰山,产生了银川平原,如果放任不管的话,这个平原不要20年就消失了,要什么得搞清楚。现在很明显要环境要生态,结果导致增长速度回落压力比较大。
 
 
 
第五件事,中美贸易战。
 
 
 
美国打贸易战,我们没想打,最起码我没想打,因为美国经济处上升期,从经济学判断,它下行期可以和中国打贸易战,它上行期打贸易战,这是没有想到的。原来我们判断打贸易战对我们影响不是太大,结果没有想到对人们心理影响非常大。按道理来讲,我们计算过,美国和我们打贸易战,能消化得了。但十年前打,我们肯定完蛋,就地趴下。你们可以查一下资料,2007年,我们当时增长方式是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07年GDP总量是27万亿人民币,出口是9万亿人民币,进口是5万亿人民币。出口在GDP占的比例是之差不多30%以上,顺差占GDP11.3%,这两个数据表明中国是出口导向型国家。
 
 
 
这就是美国要打贸易战,我们就地投降,因为受不了。后来08年产生了一场世界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是中国清醒的认识问题,像中国这么大经济体量的国家,不能把出口作为导向来发展经济。中国比较调整战略,走向内需拉动型。
 
 
 
我们08年开始转型,转了十年,去年实际转过来。去年GDP总量82万亿,出口15万亿,进口13万亿,出口占GDP总量的比例下降15%左右,从30%下到15%,下了一半。顺差在出口占的比重从11.3%下到1.3%,这个数据表明中国调整过来了。我们算了一下,美国打贸易战打到底,一分钱不让中国对美国出口了,对我们影响是0.2-0.5的增长,这个我们能消化得了,没什么问题。但没想到对我们心理影响这么大,只要美国宣布加税,第二天中国股市一定大跌,股民老问我们,我们又没有出口,受伤的总是我们。上市公司出口量也不大,怎么老是影响股市,因为心理问题,股市是受心理影响最大的市场,没想到心理影响这么大。
 
 
 
这种心理影响几乎导致对我们整个影响都很大。因为中美经济关系40年来一直总体比较平稳,一下出现这个问题,人们有一点没法判断,很担心会不会走向冷战。要真走向冷战的话,中国经济就很麻烦了,所以对这种心理影响非常大,导致人们很迷茫,预期比较差。
 
 
 
这5件事,每件事都有负面东西在,单个出来的话好办,结果5件事撞在一起,负面东西也撞在了一起,就出现了经济学的概念,负面效应叠加。负面东西撞在一起,负面效应叠加,最后导致中国经济从3月份到现在出现了负面效应叠加现象。
 
 
 
这种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经济没有进入衰退期,而是进入调整期,这是一个重要判断。
 
 
 
 
 
中国经济实际上没有进入衰退期,是进入了调整期。怎么调整,逐渐形成共识,大致上要做好三件事:本文是2018年11月11日上午魏杰在湖畔大学关于中国宏观经济最新走势的演讲。
 
 
 
 
魏杰:我和大家一起对未来一段时间做一个交流,可能在座的知道从今年3月份开始,中国社会生活出现了六个很严重的现象。
 
 
 
第一个现象,大量的中小企业反映企业非常难做,压力很大。既有成本压力,也有资金压力。到了6、7月份开始就出现了一些倒闭和关门,所以首先反映的是实体经济,大部分企业都在呼吁非常难做,6、7月份就开始出现倒闭关门现象。    
 
 
 
第二个现象,企业违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到期没法还债了,违约的情况非常严重。一开始是国有企业,后来到民营企业,最后到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违约都非常多,这样一来似乎债务链条的断裂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现象。
 
 
 
第三个现象,非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这些年所谓新的经营业态陆续出现了爆雷,这几年所产生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出问题。7月份时非常严重。
 
 
 
第四个现象,股市出现非理性下滑。原来我们心想国民经济可能影响到股市下跌是300个点到2800,结果没有想到美国股市大跌又产生了300个点,到了2500左右,股市出现非理性下跌。
 
 
 
第五个现象,投资人比较恐慌。因为找不到什么安全性资产,大家不知道什么资产最安全,找不到安全性资产。投资人非常的恐慌,原因就是找不到什么资产最安全,不知道。因为安全性资产像一个社会动机秤砣一样,一旦没有它的话整个失调了,压力非常大。
 
 
 
第六个现象,人们都感到很迷茫,预期都不看好。不知道中国向哪儿走,非常迷茫,迷茫的现象到了10月份之后更加严重了。
 
 
 
这样一来,从3月份开始出现了这6种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来讲对未来不是太看好。
 
 
 
接下来就有一个问题了,为什么现在出现这6种现象,为什么人们感觉到未来预期不太好,那就要分析一下才行。
 
 
 
分析结果发现。
 
 
 
中国基本面没有出问题,整个社会经济基本面没有出什么问题。中国人致富欲望仍然很强烈,动力还在,冲动仍然很强烈。尤其越到基层,这种动力越强烈。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还存在,人们对利益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动力仍然很强大。
 
 
 
二是市场没有出什么问题,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单体市场之一,人口接近14亿,中产阶级比重还在提高,没有出现消费降级的情况。消费降级这个观点没有证据,仅仅是因为卖榨菜卖多了,方便面卖多了才消费降级,没有证据支持,中国仍然是市场非常大的一个国家。
 
 
 
三是中国仍然是联合国所公布的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按照联合国所公布的工业门类,中国是最齐全的国家。没有出现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制造业离开中国,没有出现这个现象。最典型的东莞,是中国家具重要制造商之一,我们发现仍然存在,没有走,他们通过自我调整而吸纳了劳动力上升所带来的压力,所以工业门类仍然很齐全,这个没有发生变化。
 
 
 
四是中国交通设施仍然是世界最方便便利的国家之一,而且会越来越好,这样对产品突破运输压力有很大的好处,交通设施仍然是最方便、最便利的国家。
 
五是最高决策层没有改变改革和发展趋向的意图,虽然社会上有各种各样说法,什么民营经济离场热等等,但最高决策层没有任何一个意图要改变中国改革开放趋势,没有这个意图。
 
这样分析下来的话,最基本面没有出什么问题。既然基本面没有出问题,为什么出现这六个现象。后来结果分析发现,主要是5件事撞在了一起。这5件事,每一件事都有负面的东西。单个出现的话不会影响太大,但5件事撞在一起之后出现的效果,负面效应叠加。这5件事每个所带来的负面东西叠加在一起,这个就麻烦大一点,所以出现了负面效应叠加的现象,导致这6种现象的产生。
 
 
 
哪5件事呢:
 
 
 
第一件事,所谓我们正在防范金融风险。
 
 
 
防范金融风险出台了很多政策,比如说去杠杆,比如说控制房地产,比如说治理金融乱象等等,这些做法都有双刃剑的作用。在实现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都带来了负面的东西。导致企业资金链压力比较大,甚至断裂。尤其是过去高负债、高增长的企业基本没法生存了。而他们和正常企业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导致正常负债的企业也没法运转。你们知道中国是一个长期靠高负债运转的国家,直接融资占的比例很小,基本靠债务之间运作,几十年都这么走过来。
 
 
 
猛然一下要去杠杆,要收缩债务,企业一下受不了,导致一些负债高的企业资金链断裂,而他们和别的正常负债企业有各种联系,导致正常企业也出现问题。
 
 
 
所谓防范金融风险这件事是对的,没什么错。问题是它带来的负面东西同时也显现出来了,从经济学来讲任何对策都是双刃剑,所以防范金融风险导致一个重要压力就是企业资金紧张情况比较严重。债务违约、资金链断裂,再加上操作中有的人粗暴的做法,盲目惜贷,使得情况更加严重。第一件事,防范金融风险导致一些负面东西,企业压力非常大。
 
 
 
第二件事,我们正在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是结构调整,经济学界把人们生活分为需求侧、供给侧。需求侧,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等等,这是需求侧。供给侧就是指生产侧,供给侧结构就是指产业结构,所以正在调整产业结构,原因是原来支持我们的一些产业不可能继续支持中国经济增长。像传统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产业,很难持续增长,因为它们陆续都出了问题。所谓传统制造业严重产能过剩,我们提出去产能化。房地产泡沫正在形成,我们得抑制资产泡沫,标志着这些产业很难继续支持中国发展,中国需要新的支持增长的产业。
 
 
 
这些产业经过分析已经判断出来,知道哪些产业会支持我们,提出来三大产业未来会支持中国,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像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等,我们同称战略新兴产业,它会支持我们增长。二是服务业,服务业将会成为重要的支持中国发展的产业。消费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生产服务业,精神服务业等等,都会支持中国增长。三是现代制造业,像航天制造、高铁装备制造、特高压输变的装备制造、现代传统制造等等,都会支持中国增长。
 
 
 
认识到这三大产业会支持中国增长,所以正在推动结构调整。但调整需要过程,目前处于调整一个空档期,原有传统产业贡献急速下降,而新产业没有起来,或者正在起来,还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出现结构调整的空档期。这种空档期带来的负面东西就是增长回落的压力很大,增长稳不住,收入一直往下走。所以调整结构这种空档期带来很大的压力,就是增长的回落压力很大,导致对未来判断出现预期不太明确。这是第二件事所带来的负面东西,结构调整空档期导致增长速度回落压力比较大。
 
 
 
第三件事,中国正在新旧动能转换。
 
 
 
原来支持中国增长主要是成本优势,成本优势已经急剧的消失了。按道理来讲,成本优势消失应该是技术优势递补上来,成本优势消失之后应该是技术优势很快成长起来,保证中国的增长。但现在问题是技术优势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就出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空档期。原有的优势在丧失,新的技术优势还没有出来,导致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也出现了空档期,它的负面东西就是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人们的预期似乎不是太好。
 
 
 
第四件事,中国正在搞生态文明改革。
 
 
 
你们知道十九大和过去相比最大不同点,提“五大改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生态文明改革成了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我们正在推动生态文明的改革。生态文明无非两件事,一件事是要解决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废水、废气、固体垃圾的处理。这就要求提高企业排放标准,因为只要搞这个必然要求企业提高排放标准,废水、废气、垃圾的标准都要提高。另外一件事,生态环境的修复,因为这是所谓生态文明重要一条,生态环境修复。
 
 
 
生态混淆修复对企业也提了很高的要求,比如长江经济带,3公里之内一律不准建工厂类企业,过去建了怎么办,我们在大江大湖、大山大水旁边建了好多工厂,现在必须搬掉。生态文明改革导致一件事,企业因为生态问题压力很大,再加上我们执法过程中比较粗暴,导致许多企业关门停产,必然增长速度回落,压力非常大。生态文明改革导致一个非常麻烦的事,企业无论是排放标准还是搬迁,都会影响到现在的经济增长,出现增长速度回落压力比较大。
 
 
 
过去我们叫生态和环境为发展让路,只要发展别的都好办,现在倒过来了,现在是发展为生态环境让路,不同的执政思维已经出来了。原来只要发展都好办,环境生态影响力不行。现在大家看到已经很明显发展要为生态环境让路,原来一提长江经济带,大家以为要大发展,结果最后提出主要是保护,3公里之内一律不准建工厂企业,建了都要搬,都要迁,导致的结果是影响经济增长回落,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你要什么已经很明显了,过去我们要发展,现在要生态环境,当然发展增长会受到影响。
 
 
 
上次我们一个制药企业在银川,因为它是好多制药企业原料生产力,结果因为生态被关掉了,我专门去看。我一看就明白了,你到底要什么,要发展继续生产,要环境就得关。我们国家山的走势都是走西走向,只有一个南北走向是贺兰山,产生了银川平原,如果放任不管的话,这个平原不要20年就消失了,要什么得搞清楚。现在很明显要环境要生态,结果导致增长速度回落压力比较大。
 
 
 
第五件事,中美贸易战。
 
 
 
美国打贸易战,我们没想打,最起码我没想打,因为美国经济处上升期,从经济学判断,它下行期可以和中国打贸易战,它上行期打贸易战,这是没有想到的。原来我们判断打贸易战对我们影响不是太大,结果没有想到对人们心理影响非常大。按道理来讲,我们计算过,美国和我们打贸易战,能消化得了。但十年前打,我们肯定完蛋,就地趴下。你们可以查一下资料,2007年,我们当时增长方式是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07年GDP总量是27万亿人民币,出口是9万亿人民币,进口是5万亿人民币。出口在GDP占的比例是之差不多30%以上,顺差占GDP11.3%,这两个数据表明中国是出口导向型国家。
 
 
 
这就是美国要打贸易战,我们就地投降,因为受不了。后来08年产生了一场世界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是中国清醒的认识问题,像中国这么大经济体量的国家,不能把出口作为导向来发展经济。中国比较调整战略,走向内需拉动型。
 
 
 
我们08年开始转型,转了十年,去年实际转过来。去年GDP总量82万亿,出口15万亿,进口13万亿,出口占GDP总量的比例下降15%左右,从30%下到15%,下了一半。顺差在出口占的比重从11.3%下到1.3%,这个数据表明中国调整过来了。我们算了一下,美国打贸易战打到底,一分钱不让中国对美国出口了,对我们影响是0.2-0.5的增长,这个我们能消化得了,没什么问题。但没想到对我们心理影响这么大,只要美国宣布加税,第二天中国股市一定大跌,股民老问我们,我们又没有出口,受伤的总是我们。上市公司出口量也不大,怎么老是影响股市,因为心理问题,股市是受心理影响最大的市场,没想到心理影响这么大。
 
 
 
这种心理影响几乎导致对我们整个影响都很大。因为中美经济关系40年来一直总体比较平稳,一下出现这个问题,人们有一点没法判断,很担心会不会走向冷战。要真走向冷战的话,中国经济就很麻烦了,所以对这种心理影响非常大,导致人们很迷茫,预期比较差。
 
 
 
这5件事,每件事都有负面东西在,单个出来的话好办,结果5件事撞在一起,负面东西也撞在了一起,就出现了经济学的概念,负面效应叠加。负面东西撞在一起,负面效应叠加,最后导致中国经济从3月份到现在出现了负面效应叠加现象。
 
 
 
这种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经济没有进入衰退期,而是进入调整期,这是一个重要判断。
 

本文是2018年11月11日上午魏杰在湖畔大学关于中国宏观经济最新走势的演讲。

 
 
 
 
魏杰:我和大家一起对未来一段时间做一个交流,可能在座的知道从今年3月份开始,中国社会生活出现了六个很严重的现象。
 
 
 
第一个现象,大量的中小企业反映企业非常难做,压力很大。既有成本压力,也有资金压力。到了6、7月份开始就出现了一些倒闭和关门,所以首先反映的是实体经济,大部分企业都在呼吁非常难做,6、7月份就开始出现倒闭关门现象。    
 
 
 
第二个现象,企业违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到期没法还债了,违约的情况非常严重。一开始是国有企业,后来到民营企业,最后到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违约都非常多,这样一来似乎债务链条的断裂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现象。
 
 
 
第三个现象,非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这些年所谓新的经营业态陆续出现了爆雷,这几年所产生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出问题。7月份时非常严重。
 
 
 
第四个现象,股市出现非理性下滑。原来我们心想国民经济可能影响到股市下跌是300个点到2800,结果没有想到美国股市大跌又产生了300个点,到了2500左右,股市出现非理性下跌。
 
 
 
第五个现象,投资人比较恐慌。因为找不到什么安全性资产,大家不知道什么资产最安全,找不到安全性资产。投资人非常的恐慌,原因就是找不到什么资产最安全,不知道。因为安全性资产像一个社会动机秤砣一样,一旦没有它的话整个失调了,压力非常大。
 
 
 
第六个现象,人们都感到很迷茫,预期都不看好。不知道中国向哪儿走,非常迷茫,迷茫的现象到了10月份之后更加严重了。
 
 
 
这样一来,从3月份开始出现了这6种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来讲对未来不是太看好。
 
 
 
接下来就有一个问题了,为什么现在出现这6种现象,为什么人们感觉到未来预期不太好,那就要分析一下才行。
 
 
 
分析结果发现。
 
 
 
中国基本面没有出问题,整个社会经济基本面没有出什么问题。中国人致富欲望仍然很强烈,动力还在,冲动仍然很强烈。尤其越到基层,这种动力越强烈。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还存在,人们对利益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动力仍然很强大。
 
 
 
二是市场没有出什么问题,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单体市场之一,人口接近14亿,中产阶级比重还在提高,没有出现消费降级的情况。消费降级这个观点没有证据,仅仅是因为卖榨菜卖多了,方便面卖多了才消费降级,没有证据支持,中国仍然是市场非常大的一个国家。
 
 
 
三是中国仍然是联合国所公布的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按照联合国所公布的工业门类,中国是最齐全的国家。没有出现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制造业离开中国,没有出现这个现象。最典型的东莞,是中国家具重要制造商之一,我们发现仍然存在,没有走,他们通过自我调整而吸纳了劳动力上升所带来的压力,所以工业门类仍然很齐全,这个没有发生变化。
 
 
 
四是中国交通设施仍然是世界最方便便利的国家之一,而且会越来越好,这样对产品突破运输压力有很大的好处,交通设施仍然是最方便、最便利的国家。
 
五是最高决策层没有改变改革和发展趋向的意图,虽然社会上有各种各样说法,什么民营经济离场热等等,但最高决策层没有任何一个意图要改变中国改革开放趋势,没有这个意图。
 
这样分析下来的话,最基本面没有出什么问题。既然基本面没有出问题,为什么出现这六个现象。后来结果分析发现,主要是5件事撞在了一起。这5件事,每一件事都有负面的东西。单个出现的话不会影响太大,但5件事撞在一起之后出现的效果,负面效应叠加。这5件事每个所带来的负面东西叠加在一起,这个就麻烦大一点,所以出现了负面效应叠加的现象,导致这6种现象的产生。
 
 
 
哪5件事呢:
 
 
 
第一件事,所谓我们正在防范金融风险。
 
 
 
防范金融风险出台了很多政策,比如说去杠杆,比如说控制房地产,比如说治理金融乱象等等,这些做法都有双刃剑的作用。在实现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都带来了负面的东西。导致企业资金链压力比较大,甚至断裂。尤其是过去高负债、高增长的企业基本没法生存了。而他们和正常企业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导致正常负债的企业也没法运转。你们知道中国是一个长期靠高负债运转的国家,直接融资占的比例很小,基本靠债务之间运作,几十年都这么走过来。
 
 
 
猛然一下要去杠杆,要收缩债务,企业一下受不了,导致一些负债高的企业资金链断裂,而他们和别的正常负债企业有各种联系,导致正常企业也出现问题。
 
 
 
所谓防范金融风险这件事是对的,没什么错。问题是它带来的负面东西同时也显现出来了,从经济学来讲任何对策都是双刃剑,所以防范金融风险导致一个重要压力就是企业资金紧张情况比较严重。债务违约、资金链断裂,再加上操作中有的人粗暴的做法,盲目惜贷,使得情况更加严重。第一件事,防范金融风险导致一些负面东西,企业压力非常大。
 
 
 
第二件事,我们正在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是结构调整,经济学界把人们生活分为需求侧、供给侧。需求侧,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等等,这是需求侧。供给侧就是指生产侧,供给侧结构就是指产业结构,所以正在调整产业结构,原因是原来支持我们的一些产业不可能继续支持中国经济增长。像传统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产业,很难持续增长,因为它们陆续都出了问题。所谓传统制造业严重产能过剩,我们提出去产能化。房地产泡沫正在形成,我们得抑制资产泡沫,标志着这些产业很难继续支持中国发展,中国需要新的支持增长的产业。
 
 
 
这些产业经过分析已经判断出来,知道哪些产业会支持我们,提出来三大产业未来会支持中国,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像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等,我们同称战略新兴产业,它会支持我们增长。二是服务业,服务业将会成为重要的支持中国发展的产业。消费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生产服务业,精神服务业等等,都会支持中国增长。三是现代制造业,像航天制造、高铁装备制造、特高压输变的装备制造、现代传统制造等等,都会支持中国增长。
 
 
 
认识到这三大产业会支持中国增长,所以正在推动结构调整。但调整需要过程,目前处于调整一个空档期,原有传统产业贡献急速下降,而新产业没有起来,或者正在起来,还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出现结构调整的空档期。这种空档期带来的负面东西就是增长回落的压力很大,增长稳不住,收入一直往下走。所以调整结构这种空档期带来很大的压力,就是增长的回落压力很大,导致对未来判断出现预期不太明确。这是第二件事所带来的负面东西,结构调整空档期导致增长速度回落压力比较大。
 
 
 
第三件事,中国正在新旧动能转换。
 
 
 
原来支持中国增长主要是成本优势,成本优势已经急剧的消失了。按道理来讲,成本优势消失应该是技术优势递补上来,成本优势消失之后应该是技术优势很快成长起来,保证中国的增长。但现在问题是技术优势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就出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空档期。原有的优势在丧失,新的技术优势还没有出来,导致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也出现了空档期,它的负面东西就是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人们的预期似乎不是太好。
 
 
 
第四件事,中国正在搞生态文明改革。
 
 
 
你们知道十九大和过去相比最大不同点,提“五大改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生态文明改革成了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我们正在推动生态文明的改革。生态文明无非两件事,一件事是要解决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废水、废气、固体垃圾的处理。这就要求提高企业排放标准,因为只要搞这个必然要求企业提高排放标准,废水、废气、垃圾的标准都要提高。另外一件事,生态环境的修复,因为这是所谓生态文明重要一条,生态环境修复。
 
 
 
生态混淆修复对企业也提了很高的要求,比如长江经济带,3公里之内一律不准建工厂类企业,过去建了怎么办,我们在大江大湖、大山大水旁边建了好多工厂,现在必须搬掉。生态文明改革导致一件事,企业因为生态问题压力很大,再加上我们执法过程中比较粗暴,导致许多企业关门停产,必然增长速度回落,压力非常大。生态文明改革导致一个非常麻烦的事,企业无论是排放标准还是搬迁,都会影响到现在的经济增长,出现增长速度回落压力比较大。
 
 
 
过去我们叫生态和环境为发展让路,只要发展别的都好办,现在倒过来了,现在是发展为生态环境让路,不同的执政思维已经出来了。原来只要发展都好办,环境生态影响力不行。现在大家看到已经很明显发展要为生态环境让路,原来一提长江经济带,大家以为要大发展,结果最后提出主要是保护,3公里之内一律不准建工厂企业,建了都要搬,都要迁,导致的结果是影响经济增长回落,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你要什么已经很明显了,过去我们要发展,现在要生态环境,当然发展增长会受到影响。
 
 
 
上次我们一个制药企业在银川,因为它是好多制药企业原料生产力,结果因为生态被关掉了,我专门去看。我一看就明白了,你到底要什么,要发展继续生产,要环境就得关。我们国家山的走势都是走西走向,只有一个南北走向是贺兰山,产生了银川平原,如果放任不管的话,这个平原不要20年就消失了,要什么得搞清楚。现在很明显要环境要生态,结果导致增长速度回落压力比较大。
 
 
 
第五件事,中美贸易战。
 
 
 
美国打贸易战,我们没想打,最起码我没想打,因为美国经济处上升期,从经济学判断,它下行期可以和中国打贸易战,它上行期打贸易战,这是没有想到的。原来我们判断打贸易战对我们影响不是太大,结果没有想到对人们心理影响非常大。按道理来讲,我们计算过,美国和我们打贸易战,能消化得了。但十年前打,我们肯定完蛋,就地趴下。你们可以查一下资料,2007年,我们当时增长方式是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07年GDP总量是27万亿人民币,出口是9万亿人民币,进口是5万亿人民币。出口在GDP占的比例是之差不多30%以上,顺差占GDP11.3%,这两个数据表明中国是出口导向型国家。
 
 
 
这就是美国要打贸易战,我们就地投降,因为受不了。后来08年产生了一场世界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是中国清醒的认识问题,像中国这么大经济体量的国家,不能把出口作为导向来发展经济。中国比较调整战略,走向内需拉动型。
 
 
 
我们08年开始转型,转了十年,去年实际转过来。去年GDP总量82万亿,出口15万亿,进口13万亿,出口占GDP总量的比例下降15%左右,从30%下到15%,下了一半。顺差在出口占的比重从11.3%下到1.3%,这个数据表明中国调整过来了。我们算了一下,美国打贸易战打到底,一分钱不让中国对美国出口了,对我们影响是0.2-0.5的增长,这个我们能消化得了,没什么问题。但没想到对我们心理影响这么大,只要美国宣布加税,第二天中国股市一定大跌,股民老问我们,我们又没有出口,受伤的总是我们。上市公司出口量也不大,怎么老是影响股市,因为心理问题,股市是受心理影响最大的市场,没想到心理影响这么大。
 
 
 
这种心理影响几乎导致对我们整个影响都很大。因为中美经济关系40年来一直总体比较平稳,一下出现这个问题,人们有一点没法判断,很担心会不会走向冷战。要真走向冷战的话,中国经济就很麻烦了,所以对这种心理影响非常大,导致人们很迷茫,预期比较差。
 
 
 
这5件事,每件事都有负面东西在,单个出来的话好办,结果5件事撞在一起,负面东西也撞在了一起,就出现了经济学的概念,负面效应叠加。负面东西撞在一起,负面效应叠加,最后导致中国经济从3月份到现在出现了负面效应叠加现象。
 
 
 
这种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经济没有进入衰退期,而是进入调整期,这是一个重要判断。
 
 
 
 
 
中国经济实际上没有进入衰退期,是进入了调整期。怎么调整,逐渐形成共识,大致上要做好三件事:
 
 
 
中国经济实际上没有进入衰退期,是进入了调整期。怎么调整,逐渐形成共识,大致上要做好三件事:

(挂牌上市:www.qhzj8.com)
前海中天资本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或网站,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