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166-9580

估值或腰斩,卫龙三战港交所会稳吗?

首页:前海中天资本 栏目:最新动态 时间:2022年09月26日 09:35:10

就在9月22日,新茶饮巨头蜜雪冰城正式披露招股书,开启茶饮连锁第一股上市之路。

河南食品消费行业的另一个新贵“辣条第一股”卫龙美味,何时登陆港交所受到行业关注。

近日,有声音传出卫龙将计划最早在今年10月份启动香港IPO的消息,但卫龙并未对此消息作出回应。

从600亿元估值,到47亿美元估值?

消息称,中国零食生产商卫龙正在考虑最早于10月份启动外界期待已久的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融资规模可能达到5亿美元左右,目标估值47亿美元。

对此,卫龙方未对外公开回应。

早之前,不少声音对卫龙的估值产生质疑。2021年时,卫龙完成了IPO前的最后一轮融资,也是唯一一次融资,引入中信产业基金、高瓴等重磅投资者。

从卫龙公布的第一笔外部融资计算,卫龙的整体估值曾超过600亿元人民币。若单纯从休闲食品领域来看,这笔估值,相当于洽洽食品(44.200, 0.18, 0.41%)、三只松鼠(17.780, -0.30, -1.66%)和良品铺子(24.630, -0.43, -1.72%)的市值总和,甚至超过优质科技公司市值。

2022年上半年,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接受顶端新闻记者采访时就认为:“按照卫龙整体的业绩、利润及市占率来看,我认为市值应该在400亿元左右。卫龙的估值太高了。”

后疫情时代,一度被热炒的大消费板块泡沫被挤压,那些高估值的企业在挺进上市之路上就过得比较纠结。

先看一组市值表:

三只松鼠市值从2020年的360多亿元跌落至最而今约76亿元;良品铺子市值巅峰时一度达到350亿元而今不足100亿元;市值比较稳定的国民品牌洽洽食品现在也面临着下降难题,一度挺进330亿元市值到而今跌落至210多亿元。

巅峰时期估值600多亿元的卫龙,显然需要重新打量自己在资本市场的价值。

据招股书显示,卫龙2021年营收48亿元,同比增长16.5%,同期净利润8.27亿元。

按照之前600亿元估值测算,卫龙的估值倍数已经超过了72倍,远远高于休闲零食巨头现在30多的PE数值。

同样是600亿元估值,蜜雪冰城的业绩显得就比较亮眼:2021年营业收入103.51亿元,净利润19.12亿元,毛利率31.73%。20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4.34亿元,净利润3.91亿元。

从这样对比来看,估值降低至47亿美元,和休闲零食们而今市值更趋于一致。

对于卫龙一度600亿估值问题,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在接受顶端新闻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卫龙当时的估值是在此前多轮融资的基础上,缺少公开市场的检验,按照年净利计算市盈率,也大幅超过其他食品饮料甚至科技企业。“所以上市后、特别是部分解禁后,对卫龙的估值是巨大的考验。”

朱丹蓬也认为,而今休闲食品领域行情不好,加上上市审核期比较长,高估值可能对其造成不小的阻力。

两次递交材料,结果让人扑所迷离

因高估值获得高光,也因高估值而被质疑。

卫龙之前已两战港交所,两次递交申请材料,都莫名其妙的失效了。第三次再递申请材料的时候,甚至有人发文章推出了卫龙为什么值600亿的分析。

公开资料显示,卫龙分别在2021年5月、2021年11月、2022年6月三次向港交所提交聆讯资料。

前两次提交的结果颇为扑所迷离:2021年5月12日,卫龙曾首次向港交所递表,但是在把上市材料拖到失效当天,于当年11月12日“失效”。因为按照港交所主板上市规则,超过6个月未获批就失效,卫龙这次失效为“自动失效”。

可是在同一日,也就是2021年11月12日,卫龙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并于11月14日通过上市聆讯。但据港交所2022年5月12日消息,卫龙在港交所的上市申请材料被标记为“失效”状态。

曾有业内人士分析大消费领域冲击港交所时材料的“失效”的原因,认为多数情况下是因市况发行困难,或者发售价格的争议。也就是说,战略投资股东与企业股东之间,对于IPO定价之间的博弈,让上市之路充满波折。有些时候,大股东想接受较低的IPO定价,但战略股东并不乐意,毕竟基金管理人需要对投资人投进去的钱负责。

很难判断卫龙是否也有这方面的压力。

在奔赴港交所路上,“失效”的案例并不少见。

比如绿茶餐厅在2021年3月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被指出招股书错误百出,如财务数据单位错误,“流动负债总额”写成了“流动资产总额”等。6个月后,招股书“失效”。2021年10月,绿茶集团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2022年3月上旬通过上市聆讯,并披露了聆讯后招股书。不过,上市申请材料再次“失效”了。后来就有了绿茶餐厅4月8日三战港交所的案例。

“市场环境不佳”多是因为投资者不认可私募期间估值

去年港股IPO期间,上市申请资料失效并不鲜见,甚至发生过“招股书失效潮”。

按照规则,企业在向港交所递表后,如果在6个月内没有完成聆讯或者上市,招股书都会自动失效。失效的缘由,一种情况是企业认为不是合适的上市时间窗口,主动失效;另一种是投资者意向未达预期。

沈萌在分析卫龙等食品品牌放弃聆讯原因时提到,如果给出的理由是市场环境不佳,背后应该是招股时的投资者不认可私募期间的估值,认为私募估值太高,不愿意以更高估值认购IPO股票。

2022对于休闲食品来说,资本对该市场的态度不容乐观。

举例来说,在休闲食品领域,良品铺子就遭遇高瓴“清仓式”减持,在2021年2月24日股份解禁后到截至6月30日期间,高瓴资本对其进行了三轮减持;根据高领资本计划,自2021年12月25日至2022年6月30日,合计减持1.06%股份;自2021年4月28日至2022年6月30日,累计减持5%股份,合计持有良品铺子股份比例由11.67%减少至6.67%。

这波减持密集度,被网友戏称为“当爱已成往事”。

再看良品铺子的股价。2020年,大消费领域备受资本和股市青睐,良品铺子自2020年2月上市后,由17.14元/股的IPO发行价格飙升至87.24元/股,后边就开始“跌跌不休”,今年4月27日跌至到了21.53元/股的低点,现今为24.68元/股。

2020年和2021年间,资本对大消费领域估值过高,和消费企业们争相登陆港交所,造就了一批流血上市案例,让新消费领域高估值逻辑正被理性重新打量。

比如新茶饮第一股奈雪,就是见证。在IPO之前,奈雪的茶于2020年底完成了由PAG太盟投资集团、云锋基金等投资的1亿美元C轮融资。当时奈雪的茶估值大概为16亿美元(约合人民102.4亿元)。到了2021年6月,一家牵头行给出奈雪估值为311亿元至346亿元,并以2022财年计给出市销率为4.6倍至5.1倍。300多亿元的估值,是上市前最后一轮估值的3倍还多。实际上,奈雪在上市首日就开始破发,至今困在亏损的岸上。

前有车辙趟路,后有战略投资人的考量。等,这是一批筹备上市的新消费企业们正在通用的办法。

顶端新闻在采访一家筹备上市的餐饮连锁品牌创始人时,他就曾言而今估值太低问题,认为自己不缺现金流,还可以等疫情影响散去,等新消费赛道再冲巅峰的时候。

而今,如果卫龙希望带着目标估值47亿美元挺进上市路,看来一级市场的投资者们,不想等了。

(挂牌上市:www.qhzj8.com)
前海中天资本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或网站,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返回顶部